贵安新区以凉资源激活避暑旅游热经济
炎炎夏日,贵安新区多个村寨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,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纳凉。青山绿水间,游客尽享清凉,当地也抓住机遇,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和多彩民俗文化,逐步打造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特色的避暑经济,助力乡村振兴。
01
生态优势转化,打造避暑休闲新名片
连日来,位于贵安新区湖潮乡平寨村的贵安云栖湖生态小镇里,荷花与向日葵竞相绽放,将小镇装点得如诗如画,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休闲。“我们一早就来到这里游玩,这里的景色太美了,又很凉爽,让人心情愉悦。”来自贵阳的市民雷英和朋友拍了不少照片。
贵安云栖湖生态小镇。
近年来,云栖湖生态小镇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,通过合理规划和精心培育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。平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时保介绍:“我们去年10月份种植了500亩油菜,今年3月份油菜花开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,目前50亩的荷花和200亩的向日葵花正盛开,每天来观赏的市民游客也有很多。我们希望通过‘三花’种植模式,让更多人来观赏我们田园风光,并通过建立平台打造品牌,把当地农特产品也推荐出去。”
另一边的马场镇平寨村,凉爽宜人的气候、秀丽的自然风光、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让这里成为了避暑旅居目的地,每年都吸引着各地众多“候鸟式”游客慕名前来。
来自湖南长沙的梁红,已经连续5年来此避暑旅居。“当地的人们待人真诚,深深打动了我和朋友,而且这里环境很不错,我已经把这当成了第二故乡,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,我打算年年来。”
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石照昌摄
今年以来,马场镇平寨村积极盘活闲置农房,大力发展特色民宿、乡村客栈,探索“民宿 ”和“ 民宿”,以避暑游、采摘节、“花经济”、布依“六月六”民族风情节等活动为载体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,促进村民增收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不断丰富旅游业态,加大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的盘活利用,完善基础配套,比如就近打造卫生室、生活小超市、快递服务站,积极对接旅居示范点,实现抱团发展。”马场镇平寨村党支部书记龙海应表示。
02
配套设施完善,乡村迎来发展新机遇
在湖潮乡广兴村的溪畔·月湖湾生态休闲山庄里,潺潺流淌的河水、绿意盎然的树木和红墙石瓦的平房、纯白现代的小楼相映成趣。园内还设有儿童乐园、户外烧烤区、柴火鸡区、聚餐包房等活动场所。三两好友吃着烧烤、畅聊趣事,孩童们尽情玩耍,好不热闹。
自去年山庄营业以来,功能分区持续完善,结合本地文化提供特色旅游体验。而山庄的打造正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。“我们将以点带面,推进整体规划,形成效益,积极探索乡村文旅产业发展。”广兴村党支部书记徐立祥说。
溪畔·月湖湾生态休闲山庄。
为提升游客体验,乡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。宽敞道路方便游客出行,特色民宿和农家餐馆一应俱全,村民念起“致富经”。马场镇普贡村“普贡和美”旅居示范项目现场,3栋闲置农房改造的民宿样板房共4个房间,已达到入住标准,目前在试运营,贵安新区以凉资源激活避暑旅游热经济从5月1日到现在接待了约150人,其余闲置农房改造正陆续动工。
同样,今年是高峰镇栗木村全面推进旅居产业发展的第一年,依托“栗木村-普马村示范带”的建设,栗木村的基础配套得到不断完善。目前,栗木村民宿经营有15家,其中精品民宿10家,每日最高接待量达120人左右,7月至9月底的避暑接待期间将为村民带来收入18万元左右。“去年返乡以来,参与了村里旅居民宿的打造,我家设了7间客房,接待了三批游客,避暑接待期间每天收入可达2100元左右。”悦宿旅居老板郝花说。
高峰镇栗木村。
“栗木村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等工作,正积极探索推进农村‘五治’常态化,推出积分管理制等,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树立文明旅居新风,吸引更多游客。同时,我们将推动乡村旅居产业与农业产业相融合,不断丰富栗木旅游经济业态,以生态旅居、生态农业助推乡村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栗木村党支部书记邱春玲表示。
03
旅游体验升级,产业融合激发新活力

近日,马场镇滥坝村的葡萄熟了,颗颗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,散发出诱人的香气,不少市民游客提着小篮、手握剪刀,挑选中意的葡萄,体验着乡村田园乐趣。
去年初,滥坝村依托闲置农房、林地等资源,走“农旅 研学”的产业发展路子,打造集休闲、娱乐、住宿、餐饮、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基地。基地还为市民游客提供分割成小块的土地,大家可以租种自己喜爱的农作物,还能委托代管。今年3月,基地还正式挂牌为贵安新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。
昔日穷山沟“烂坝”,已然蝶变为产业人气两兴旺的魅力“滥坝”。“今年咱们滥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!”滥坝村党支部书记曾凯信心满满。
马场镇滥坝村一角。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石照昌摄
这边农耕体验忙,那边小船水中摇。在湖潮乡车田村,处处是景,步步入画,不少游客在湖中划着小船,尽览两岸美景,水中徜徉如痴如醉。
“目前,我们经营有游船、竹筏等旅游项目,依托村内的河湖水系和溶洞资源,接下来,我们将持续探索打造多样化、特色化、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线路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内生动能。”车田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平说。
湖潮乡车田村。
避暑旅游与当地农业、文化产业深度融合。游客不仅能享受清凉,还能参与农事体验、感受民俗文化。这种融合模式为乡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,特色农产品销售火了起来,乡村经济呈现蓬勃活力。
湖潮乡林下食用菌仿野生种植基地里的红托竹荪陆续出菇。“我们正在探索‘上山拾菌’的体验模式,这几天已经有不少市民游客过来采摘红托竹荪了。”贵安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得见说。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,我们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产业发展,共享产业红利。
可以看见,在贵安新区,随着避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,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稳健有力。越来越多村寨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,搭乘避暑旅游的快车,创造着更多发展可能。
来源|贵州日报天眼新闻
编辑|王子蔚
统筹|吴亚鹏
编审|刘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