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老困局,就业难题,直击时代痛点,《姥姥的外孙》成抚慰现实良药?
发展放缓,经济趋紧,当下的青年们再难碰上二三十年前的时代红利。
这是国内当下显而易见的现实,刚刚经历了几十年摧枯拉朽式的腾越发展,此刻的我们,或许不得不放慢步伐,来审视更多的命运曲折与现实困境。
这部泰国票房冠军《姥姥的孙子》
,便是以真实贴合国内现状的状态,进入了我们的视线。
养老困局、就业难题,加上贫苦家庭子女间的微妙博弈,生动演绎了最普通也最真实的现实困境。
作为身处其中的中年观众,我并未长时间感伤落泪,反而是感受到纠结与心酸,以及不断在反思,我们该如何与时代、与亲人、与自我和解?
传统崩坏:底层家庭悲喜剧
《姥姥的外孙》有着平淡舒缓的叙事表象,在日常化的对白和场景之下,则是各自情绪的暗潮涌动。
那是一个具备典型意义的城市底层家庭,年迈的姥姥独自住在老房子,生育的两子一女,大儿子阿强
已成家立业,有了自己的中产家庭;小儿子索伊
游手好闲、嗜赌成性,有钱时不见踪影,花光了立马出现,各种油嘴滑舌、谄媚卖乖,只为了在老太这里啃老索财。
老太的女儿
同样生活艰难,独自拉扯大懒散躺平的儿子(《走走停停》中的吴迪);靠着超市打工的微薄薪水,勤勉踏实,不过艰难糊口。
大部分时间里,都是女儿陪伴和照顾着老太的生活起居,阿强只顾自己小家,索伊更是边缘游走。于是外孙阿安
也被迫帮着照顾姥姥。

某天,姥姥被查出肠癌晚期,生命残余不过几月,她独居的老房子,成为阿安觊觎的财产。
于是,片中的家庭也呈现出另外一种独特性。彼此冷漠、毫无亲情联系。
阿强、索伊都是被宠溺的儿子,精致的利己主义者;索伊是彻底摆烂的赌棍,阿强则成长为伪善自私的中产。
阿安也是失败的城市青年,内卷不成,高中辍学,抱着个“游戏主播”的虚幻梦想,养老困局,就业难题,直击时代痛点,《姥姥的外孙》成抚慰现实良药?其实无所事事、一文不名。
对姥姥,他们也毫不在意。开头一场祭拜戏码,将几人抵触老太的传统习惯细致展现,也正是阿安完全抗拒祭拜撒花的习俗,导致姥姥摔倒入院,由此开启了后面的故事。
阿安对老房子的觊觎,来自于堂妹的“成功经验”。因为悉心照顾爷爷,堂妹获得了房子的遗产馈赠,阿安自然有样学样,克制住懒惰与厌弃,试着好好照顾姥姥。
环顾姥姥身边,两个儿子、一个外孙,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存在;最值得她信任的女儿,却因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,始终被她斥责与埋怨。
儿子继承遗产,女儿继承癌症。阿安的母亲,早已洞察了这项陈腐错误的观念。
养老就业:困顿现实意难平
该片能够触动中国观众的情绪,是因为故事精准击中了当下现实的两个痛点。
首先是养老。
片中真实展现了“养儿防老”的传统观念崩塌后的境况。两个儿子要么成家立业,要么沉沦堕落,但是都几乎跟老母亲失去了生活和情感联系,那份传统的亲情维系与赡养责任,在现代社会中荡然无存。
孤苦无依的老太该怎么办?罹患癌症,几无收入;除了一套破败陈旧的老房,老太再无可以傍身的资产与亲人。
情感方面更是缺失,脱离时代,脱离潮流,被所有人忽视和厌弃,但又不得不依赖他人的体力帮扶。
泰国、日本,都是老龄化社会的“重灾区”,现在轮到了我们,过往的传统观念和习俗被现代生活冲击,部分崩溃后,未来的的老人该如何自处?社会又需要为老人们提供些什么?
《姥姥的外孙》似乎并未在社会层面做更多探讨,它呈现了老太的晚年困境,仿佛在不断针刺着观众,为背负的责任,为自己的晚年,我们又该做出点什么?
其次是就业。
片中的堂妹靠悉心照顾爷爷,获得了房子的遗赠。阿安也被牢牢爱护,最终收获了存折。照顾老人获取馈赠,看上去远比他孜孜以求的游戏主播事业靠谱。
这正是当下中国青年们面对的现状,老年人把持住财富,少年们求职无门,社会上机会稀缺,未来又该去哪里寻找就业吗?
通过照顾老人、取悦老人来实现财富转移吗?倒是并无不可,只是那样的财富路径,与过往几十年的摧枯拉朽、气势磅礴已经大相径庭。我们的经济机体曾经如此青春昂扬,一往无前;等到步履放缓,却又不得不面对扶老携幼,步步为营的艰难。
这也是时代钟摆和经济周期的常态,从理性角度应平和接纳,只是放到每个家庭、每位个体的头上,依然有着内心深处的意难平。
当然,电影只是展现,就像《逆行人生》《走走停停》,更多的解决路径,只能交给社会和专家来提出。
直面现实:平中见奇浅抒情
本片的主创人员,从导演到主演,在中国都算是新鲜名字。
能够取得泰国票房冠军,又一路感动至中国,自然源自于故事本身的深邃悠远。
导演波尼蒂帕特年纪轻轻,却能真切地察觉家庭日常的细枝末节。片中少有激烈冲突的场面,但是情绪的暗涌一直在平和表象下澎湃激荡。
对老太的嫌弃(撒花),对老房的觊觎(发帖),两儿一女的暗战,堂妹的暧昧暗示(特写、酒店),每段情节都提供了远超文本的暗示和隐喻,这为全片倾注了更为深远沉厚的意蕴。
特别是片中主角,也就是老太本身,几乎没有直抒胸臆的台词,几乎都是靠表情、动作和暗示,来展现老太内心的情感波折,由此对应出外孙的情感转变。
直到老太离世,外孙取得存折。画面闪回到儿时,姥姥带着外孙上学。因为成绩优秀,姥姥笑称要为外孙存钱一辈子。
轻松寻常、一带而过的儿时笑言,却成为执行一生的承诺,姥姥以内心的良善与温蔼,默默守护着外孙,以及这个家中的所有人。
在那一刻,前面两小时的所有纠结、算计、不安与无奈即刻释放,汹涌而出,我们曾经无比熟悉的亲情、乡愁、关爱、牵绊、困顿、无奈、压抑,一刹那涌上心头,携带着泪水涌出眼眶,滴落脸颊。